俞正声[1]同志原来是电子工业部计划司的副司长,后来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任副秘书长,再后来调到山东烟台市任市委副书记,不久,担任市委副书记、市长。
记得在1987年,当时烟台电大想建新校舍。烟台的规划部门对此很支持,在烟台市周边找了许多地方。但学校内部意见不一致,有的主张在烟台郊区建一个相对大一点的校园,我则对在郊区建校园不感兴趣,想在市区盖新校园。正好市中心有所中学要停办,我就向市有关部门申请把这所中学的校址给我们,我们将其老校舍拆除,重建新校舍。可是,市规划部门不同意,坚持让电大到郊区去,认为那样对电大发展有好处。当时,烟台市已经设定了高校园区,园区内有烟台大学、煤炭经济学院、农业大学、理工大学等院校,这些学校的办学能力都比电大强,且强得多。我觉得,电大学生的学习以业余为主,如果电大也搬到郊区去,那就没有优势了。于是,我就向当时的俞正声市长反映这个情况。俞正声市长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希望当场解决这个问题。
在俞正声市长主持的关于烟台电大校舍建设问题的现场办公会上,市规划部门仍力主电大要搬到郊区去,并为烟台电大提供了6处候选位置。他们认为,这所待拆除的中学,就位于市政府大门外的一条主要大道上,也是市内的一条主要商业街,如果这个地方给了电大,电大的学生上学或放学时人很多,会形成较大的交通压力。因此从长远来讲,这地方不宜用来办学校。我的意见很明确,在这所中学地址上建电大,主要是考虑学生能就近上学,能够为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的学生上学提供更多的方便条件,更符合电大的发展要求。
听了双方的介绍之后,俞正声市长问我:“老柴,你是不是一定要在这块地上建电大?”我说:“对,我就看好这个地方。”俞正声市长随后表示:“老柴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电大就是给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的,如果将电大搬到郊区去,学生上学就很不方便。我看这块地就给电大吧。”俞正声市长力排众议,当场拍板决定。实际上,规划部门不同意把这所中学的地块给电大,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校紧挨着市建委的一栋宿舍楼,电大一旦盖了高楼,就会影响宿舍楼的采光,但这个理由上不了台面。最后协商之后,确定电大的校舍高度不超过6层。
当年冬天,俞正声市长约我到他办公室。他说:“老柴,有件事,对不起你。”我一听吓了一跳。我说:“你是市长,怎么会对不起我这个校长呢。”他说:“因为赶上全国性的基础建设调整,所以电大的校舍建设要暂时停一停。但你放心,一年以后,这个项目一定继续推进。”我想,既然市长这么说了,应该没有问题。
到了第二年,按照原计划,校舍建设开始施工。但后来俞正声同志调走了,我也调走了,这个办公楼最后没有保住,电大还是被别的单位置换到郊区去了。这是后话。
注释:
[1] 俞正声(1945.4--),男,浙江绍兴人。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曾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青岛市委书记、市长,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湖北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
被采访人简介:
柴永广(1938--),男,山东烟台人。1985年至1990年,任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烟台分校副校长,主持工作。1990年至1998年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