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校歌,当时校领导委托我来为校歌作词,对此,我是非常激动的,还是让我从头讲起吧。
为了庆祝中央电大建校15周年,在1993年9月或10月份,我们开始筹备校歌的创作。在这之前,《中国电大报》发表了中国台湾空中大学的校歌。为了创作好校歌,当时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校歌创作班子,由时任常务副校长张庆[1]主持,校领导谢新观[2]和于芙芝[3]同志参加,另外还有校长办公室、杂志编辑部、中文系,以及教务处的一些同志参加。
自接到为校歌作词的任务以后,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是1981年从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调到中央电大的,至1993年,已在电大工作了十多年。此间,我目睹了电大的成长、壮大,自己也在电大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自己对电大的理解、对电大的感情和对电大的希望,通过歌词表现出来。当然,校歌的创作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因为校歌代表的是电大师生的心声。所以,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件既快乐又严肃的工作,需要有关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那时,我们是分成这么几个阶段来完成校歌创作的,其中,校歌的作词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一开始,我受托遴选了古人关于教学的一些论述,大概有四、五页,供校歌创作班子参考,目的是为了使校歌创作的文化底蕴能深厚一些。然后在大家的建议下,我们参考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清华大学的校歌、台湾空中大学的校歌,还有其他一些学校的校歌,目的是拓展创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电大的校歌应该写成什么样?因为是校歌,它应该有校园歌曲的味道,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校园歌曲,它是代表一所学校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第一,歌词内容应能反映学校的形象,把“思想系在形象里面”。而且歌词应该是便于口传、便于记忆。校歌不仅需要有形象性、鼓舞性,还应有弥久不衰的生命力,给传唱者以永恒的精神力量。此外,电大的校歌要特别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学校和普通高校是不一样的,与世界上其他远距离高等学校也是不一样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所以,我要尽量把学校的这种特质反映出来。
第二,要努力把电大的精神、电大人的精神反映出来。就当时来讲,许多人对电大有看法,存在一些非议。有的人看不惯电大,有的普通高校看不惯电大。对于电大到底是不是正规的大学?大家都有疑问。所以,我想电大人应该争这口气,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改变电大的社会印象。我们电大的精神就是奋斗的精神、拼搏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校歌要把这种精神弘扬出来。我们电大人有眼光,不是急功近利的。我们要看得远,我们要走向世界。
当时,我前后一共写了六稿,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大概在1983年11月,在《中国电大报》的第九十三期和九十四期上,我们发表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对校歌歌词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发出后,确实受到了全国电大人的关注。其中,重庆永川电大的一位教师来信,他除了赞扬以外,提出两处修改意见,即“再造辉煌”是不是改成“再创辉煌”,“播种理想”是否改成“传播理想”。后来我们经过思考,觉得来信所提出的不是太原则的问题,所以没有吸收采纳,但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他了,并对他表示感谢。有一位电大学员,将歌词谱了曲给我们寄来了,电大人对校歌创作的关切可见一斑。
总之,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中央电大校办收到了不少来信,但经过我们分析总结,最后决定不再对歌词做改动。这样,歌词基本上就确定下来了。这就自然进入到校歌创作第二个阶段,即电大校歌的谱曲。
说到谱曲,因我直接参与了它的整个流程,所以比较了解。当时我觉得,给电大校歌谱曲的人选,最好是曾给与电大歌词相近的歌词谱过曲的人更合适一些,但我心中的第一人选(瞿希贤)一直联系不上。然后我们就考虑第二人选,即罗忠镕[4]先生。罗先生是中央乐团一位很有名的作曲家。他看了我这个歌词文稿后,觉得这个稿子不错,但他表示自己来谱曲可能有些困难,于是给我推荐了谷建芬。我说,能请谷建芬[5]老师作曲当然好。但之前我们为什么没有请谷老师来做,就是考虑她是女性,怕她谱的曲子力度不够。这次经罗先生推荐,我的心里踏实多了,于是立马同谷老师联系。我在电话里把歌词给谷老师朗读了一遍,她对这歌词没有意见,并表示乐意为它谱曲。但是,她说时间上可能要推后一点,“因为我的抽屉里放了一百多首歌词要谱曲,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我听了这话,就感觉有麻烦了,因为我们没有这么长的等待时间,怎么办呢?后来,经过学校同事的介绍,可以请王世光[6]先生来谱曲。当时,王先生是中央歌剧院的院长,也是位著名的作曲家,是《长江之歌》的曲作者。
当时我们觉得,由王世光先生谱曲非常适合,为什么呢?《长江之歌》既优美又有气势,所以,王先生要是能谱曲,会把校歌的气势表现出来。当我们到了王世光先生的办公室,并说明来意以后,他非常高兴,表示完全愿意接受这项工作,并按照我们的时间要求完成。王先生问我们有什么特殊要求。我就直截了当地说:“就希望能像《长江之歌》似的。具体来说,第一还是要优美,要让人喜欢唱,唱得很亲切。第二,要有力量,要有鼓舞人的劲儿。”对于这两点他都记下来。然后,我说:“您看看这个歌词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不合适您可以修改的。”他看了好几遍,说歌词很好,不用改。这事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一个多月之后,大概是1994年3月13日。王先生把初稿寄给了我。经过大家讨论,觉得这个初稿是很优美的,但是感到力度可能还不太够。所以,我们就把讨论提出的意见反馈给王先生,请他再修改。王先生非常谦虚,他收到反馈意见后说:“没问题,我再修改。”在很好地调整了副歌部分之后,王先生写成了第二稿,并寄给了我,时间大概是1994年4月19日。我们经过对第二稿的传唱之后,觉得在声部上还可以再加强一些。后来,王先生又一次做了修改,写成第三稿,即定稿,时间大概在4月底。
谱曲完成后,我们请沈阳电大的学生合唱团来唱这首校歌,并把它录下来,再带回北京大家一起听。大家认为效果还可以,校歌就这样定下来了,时间快到5月中旬了。作曲共花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接下来就是录制了。
就制作而言,最好就是请王世光院长所在的中央歌剧院来承担,他们有演员,有指挥,又有各种录制设备。对此提议,王世光院长特别高兴,非常乐意承担这项工作。因为王先生是院长,便于组织最强的力量来进行录制。比如指挥,请的是许知俊[7],现在他仍然很有名气。另外像演奏合成器的吴乐、晨晨,负责录音的田新新等,请的均是当时比较有名的人物,在荧屏上经常出现他们的名字。更重要的是,王先生还请来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当时歌剧院的著名歌唱演员袁晨野[8]。袁晨野是男中音歌唱家,曾经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得过金奖。他的得奖在亚洲是40年来第一次,也是亚洲的殊荣。这次他在《电大圆舞曲》片尾独唱《广播电视大学校歌》,将音乐旋律推向高潮,使这个节目大为增色。
在录制过程中,我们去了好几次,就是想看看他们做得如何。他们录制得很认真,也很守时。我们要求8月底必须做完,最后,他们的确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好。制作完成的录音带,兼顾不同场合使用,有齐唱的,有合奏的,一共五个节目,一并做完。应该说,五个节目都是高质量完成的。
校歌创作完成之后,在1994年9月23日出版的《中国电大报》上,刊登了笔名老庄的专访,题目是《电波飞渡汇成心中的黄河长江》,把整个的创作过程写了出来;另外,还把带谱的校歌也完整刊登出来了。至此,校歌的创作和录制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1994年,中央电大15周年校庆在民族文化宫礼堂举行,并且通过电视台向全国电大现场直播。一些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校庆大会。我们也邀请了王世光先生,指挥许知俊先生,还有独唱演员袁晨野先生来参加会议。当时,王世光先生临时有事,就委托许知俊和袁晨野两位来了。一个是表示对电大校庆的祝贺,另一个就是现场听听校歌的效果怎么样。在唱完国歌之后,就是演唱校歌的环节。当校歌声响起,那个时候我的心情特别激动,确实是热血沸腾。透过这个旋律,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很多电大学员的形象。
我希望,电大的校歌能够伴随着电大的成长,不断发挥它的作用,能够把电大人的精神永远传扬下去。
讲述人简历:
谢孟(1940--),男,四川隆昌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注释:
[1] 张庆(1935.9--),男,辽宁锦州人,1955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3月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任总务长兼国家教委电教大楼总指挥长,1988年8月任副校长,1994年7月任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
[2] 谢新观(1934--),男,辽宁大连人,1958年东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逻辑研究班毕业。曾先后担任江西省赣州地区教育局长,江西省教育厅长等职务。1986年12月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1988年8月起主持学校工作,1990年2月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3] 于芙芝(1936.7--),女,山东人。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1987年7月从中国电视师范学院调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任副校长,兼出版社和音像社社长。
[4] 罗忠镕(1924--),男,四川三台人。中国著名作曲家、理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5] 谷建芬(1935--),女,辽宁大连人。当代著名女作曲家。
[6] 王世光(1941--),男,山东青岛人。作曲家,曾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13年。
[7] 许知俊(1960--),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人。现任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常任指挥。
[8] 袁晨野,男,辽宁大连人。中音歌唱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美国皮博迪音乐学院以及休斯顿大歌剧院歌剧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