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拓展专业门类的设置,考试工作量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1985年5月决定成立考试处,任命我和朱茂源为考试处负责人。
就在这个时候,系统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泄露试题现象,为了维护电大的声誉,净化考试环境,在考试处成立三个月之后的1985年8月,在山东省烟台市开了一次全国电大考试工作会议,在会上正式宣布了中央电大关于成立考试处的决定。由此催生了各省电大考试管理机构的诞生,在全国形成一个考试管理系统。同时,会议还就个别地方出现的考场纪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
1986年4月,张达副校长在浙江省杭州市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电大校长联席会,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好几个决议,其中一个就是考试必须立足于改革。当时我是列席会议的人员,这让我感到很大压力,实际上就是给我明确了任务,要我们立足于改革。此时,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三个月,除了试卷入厂备印需要的两个月时间外,留给我们准备改革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怎么办?时间紧迫,面对百门课程该从哪下手?这时,张达副校长帮我分析说,在改革是必然的前提下,理工和文经相比较的话,考试改革应该先从文经开始,就文经而言,中文类考试改革应先行。根据张达副校长的指示,我就找中文系负责人陆善功同志,我们经过逐科研究分析后决定:一些科目建题库,一些科目实行多套试题,另外一些关键科目实行广播考试。
但中央电大当时不具备播出手段,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系,他们回绝了我们,说他们的覆盖有限,承担不了这项任务。后来,国家教委何东昌副主任出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协商,达成共识,就是采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各省联播的形式,也就是采取全国联播的形式播出试题。这样广播考试的播出手段得到了解决。
在此之前,当时李鹏副总理兼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主抓教育工作,他在1986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能不能通过电视来考试?然后,我们比较了电视和广播的优缺点,鉴于当时电视的普及率比较低,省电大也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所以比较的结果,我们还是选择了广播考试这种形式。
在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协助播出的承诺之后,我们也确定了具体广播考试科目,科目确定以后就进入录制阶段,即考前一周进行实体录制。为了使考生听得清、听得懂,并能正确理解题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富有经验的晨曦同志担任试题录制工作,中央电大则派出负责考试科目的教师和我们考试处的徐长威同志共同组成监听组,负责保证试题的正确性和对题意的技术处理。他们在连续作战72个小时后,完成了广播考试试题的录制任务。当时,中央电大录制中心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他们在试题录制周围设置了安全区,无关人员一律不得靠近。参加录制的人员,在录制工作完成后,直到考试结束,一直处于隔离状态。
广播考试整个过程是挺复杂的,除了监听任务需要安排人员外,还有录音质量鉴定问题。也就是说试题正式录制前,要试录一段,经过技术鉴定合格后,才能正式录制。另外,还有试题录音带的传递也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考试试题录音带一式两份,一份在开播前一天,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组封存备用,另一份封存在考试处保密室,这一份在开播前,在限定的时间内派专人送至广播电台节目组,双方当场启封开播,如果因故没能按规定时间送到,那么广播电台有权拆封存放在该处的备用带。
广播考试还得解决答题纸的问题。我们考试处根据命题教师提供的题型和每个试题答案字数,设计带有题号标志和试题题距的答题纸,经命题人认可后,复印封装,通过机要发给省电大。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广播考试的播出效果究竟怎么样?为了实地感受,在考试过程中,我和考试处的杨吉森同志,到密云和顺义现场了解情况,看看考生是不是能够听清楚考题内容,是否能正确理解题意,答题纸设计是不是合理。同时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召开了现场座谈会,听取师生们对广播考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个全过程,我们对实施广播考试才放心了。
广播考试一共进行了三个学期,历经一年半。由于广播考试整个过程所需要的经费,远远超过我们的负担。另外,我们通过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请来外国专家,就如何建立题库和什么是标准化考试等方面内容,对全国电大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传授和业务培训。随后,许多科目建立了试题库和多套试题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考试违纪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所以广播考试这种形式实施一年半后就停止了。
备注信息:
[1]朱茂源(1942.7--),男,江苏无锡人。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1982年5月从清华大学调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曾任中央电大考试处副处长、继续教育处处长等职。
[2]张达(1931.6--2021.1),男,江苏启东人,1947年6月参加工作,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基建拨款和贷款专业,1985年8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任第一副校长。
[3] 1986年4月2日-7日,全国电大校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电大考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4]陆善功(1930--2000),男,上海崇明人,1949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1980年从教育部高教一司调到中央电大,曾任中央电大文科处负责人。
[5]何东昌(1923.4—2014.1),男,浙江诸暨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1982年起,任教育部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1985年2月-1990年2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6]李鹏(1928.10--2019.7),祖籍四川成都。1979年至1983年任电力工业部副部长、部长,水利电力部副部长。1983年至1987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教委主任。1987年至1998年任国务院代总理、总理。1998年至2003年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员长。
[7]徐长威,时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处员工,后任文法学院、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