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专题部分最后一个专题,是探索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内容(或粒子物理),这根大樑谁来扛?何先生开始推荐了李政道先生。李先生有一位姓裘的学生在北京,办公室就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楼里,我跟李先生的联系,都是通过这位学生。后来裘先生跟我说,李先生特别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所以李先生就没有请到。回过头来我又找何先生,请教我没有请到李先生怎么办?何先生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去找他,通过他你可以找到杨振宁先生。这个人就是葛墨林先生。
葛墨林先生当时是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研究员,与杨振宁先生有近20年的很深入的业务联系。我就找了葛先生,他把我的请求转给了杨振宁先生。但我没有得到杨先生的迅速回复。1994年5月25日,葛先生给我写了一封信。那时候家里安装电话的不多,电脑更少,电子邮件也没有,主要是通过信件和单位的传真联系。信里说杨振宁先生现在香港中文大学,让我直接与杨先生联系一下,并让我将其他人讲的选题目录同时寄给杨先生,供他参考。葛先生还特别提醒我,杨先生近来很忙,让我抓紧时间。
我想这事的压力可大了,但也没别的选择了,就写了一封信给杨先生。杨先生6月初就回信啦!最让我吃惊的是,有一天早晨,上午八九点钟的时候,忽然电话铃声响起来,我拿起电话听到对方说:“我是杨振宁先生的秘书,我叫黄美芳,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黄女士说:“杨先生要跟你通话。”接电话接到发晕就这一次,是我这一生中,唯一一次接电话觉得压力特别大的。杨先生特别客气,语气平和、语音清晰。杨先生说:“我明年(1995年)1月初要到北京,参加何梁何利奖的一个评审会,届时可以抽出时间来讲两个专题。这事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讲述人信息:
蔡枢(1955--),男,北京市人。1977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1982年春大学毕业后被选拔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一直从事“大学物理”的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曾任中央电大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基础课教学部副主任、主任。
故事涉及到的人和事件信息:
[1]《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人名录》由 中国科学院干部局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 郝柏林(1934.6.26—2018.3.7),男,北京市人。理论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1993年担任中央电大大学物理课程“混沌现象”专题主讲教师。
[3] 何祚庥(1927--),上海市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6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粒子物理、核物理和宇宙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78年-1984年任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担任中央电大大学物理课程“原子能机器和平利用” 专题主讲教师。
[4] 李政道(1926.11--),男,江苏苏州人,出生在上海。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5] 杨振宁(1922--),男,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1942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俄国科学院等外籍院士。1994年应邀担任中央电大大学物理课程中前沿专题的主讲人。
[6] 葛墨林(1938--),男,北京市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65-1986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至今在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任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7]“何梁何利奖,即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是由何善衡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何添先生、利国伟先生的伟伦有限公司共同捐资,于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
[8] 邓稼先(1924.6—1986.7),男,安徽怀宁人。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赴美读研,1950年回国后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导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和实验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和奠基者。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9] 于敏(1926.8—2019.1),男,河北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